感冒天時四氣中,小兒亦與大人同, 必先歲氣無輕犯,寒熱溫涼有逆從。 天地之氣行乎四時者,有四氣焉。四氣者,風(fēng)寒暑濕②之氣也。人在氣中,體之虛也,感則病矣。故春傷風(fēng),夏傷暑,秋傷濕③,冬傷寒。此四時之正氣病也。小兒失其調(diào)理,尤易感之,嫩弱故也,治法與大人同,但劑小耳。又小兒病則發(fā)熱,則發(fā)搐,此與大人異也。四時調(diào)理之法不同,春宜食涼不可犯溫,更宜食寒不可犯熱,秋宜食溫不可犯涼,冬宜食熱不可犯寒。然發(fā)表者。必宜用辛甘溫之劑,如有可汗之癥,必犯其禁而用之,經(jīng)云:發(fā)表不遠(yuǎn)熱者是也。但于汗藥中少加涼藥以制之,勿使熱甚而發(fā)搐也。小兒四時感冒病,幼科未備。今特表而出之。 ?、僖院椭羞M(jìn)飲食之傷:忠信堂本作“以和中治其飲食之傷”。 ?、陲L(fēng)寒暑濕:原作“風(fēng)寒暑熱”,據(jù)忠信堂本改。 ?、蹪瘢涸鳌皽亍保瑩?jù)忠信堂本改。 小兒傷風(fēng)寒者,口不能言,脈無可診,但以虎口之指之色驗之也。錢氏云:男體重面黃,女面赤喘息惡寒,口中氣熱,阿欠頓悶,項急者是也。然病有表里陰陽之癥,治有汗解溫下之法,臨病之時,當(dāng)詳察之,不可誤也。如惡風(fēng)寒者,必偎藏其身于母懷內(nèi),引衣密隱,是為表癥,可微汗之,人參敗毒散主之。如惡熱,出頭田面,揚(yáng)手?jǐn)S足,渴煩躁糞,掀衣氣粗,是為里癥,略與疏通之,小柴胡加大黃湯主之,方見驚風(fēng)。中病即止。如失額冷,手足涼,口中冷氣,面色暗淡,大便泄青,此為陰病里虛,當(dāng)以溫藥救其里,以及中湯加附子主之。方見脾臟。如不惡風(fēng),大熱大渴,此表里俱熱,半表半里也,宜和解,柴胡白虎湯主之。又有夾食夾驚者,不可與上癥同治也。夾驚傷寒者,或因驚之時,又感寒邪,以發(fā)散為主,宜脫甲散主之?;蛞騻l(fā)熱,以致驚風(fēng)者,宜退驚為主,以薄荷散主之。夾食傷寒者,如先傷寒,后傷食者,此食傷證也,枳實大黃丸主之。如先傷食后傷寒,無吐下者,先解其表:香葛散;后去其宿食:枳實大黃丸主之。如有吐瀉者。以藿香正氣散主之。 人參敗毒散:治四時感冒及時行瘟疫并痘疹,初發(fā)熱宜服。 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穹,枳實,桔梗,茯苓,人參,甘草,各等分。 [口父]咀,水煎服。 斑疹,加防風(fēng)、荊芥,名荊防敗毒散。 痢疾時行,加陳倉米,名倉廩湯。 柴胡白虎湯:治傷寒半表半里,大熱大渴,自汗不止。 柴胡,人參,黃芩,知母,甘草,石膏。 [口父]咀,淡竹葉水煎服。 脫甲散:治夾驚傷寒,煩渴。 柴胡、軟,當(dāng)歸、酒,膽草,炙甘草,知母,各三錢。白茯苓,人參,川芎,各二錢半。麻黃、去根、節(jié)。一錢 用連根蔥白水煎服。 熱甚加升麻、干葛。 薄荷散:治傷寒發(fā)驚,痰涎壅甚。 薄荷葉,半兩。羌活,全蝎、去毒。麻黃,甘草、炒,僵蠶、炒,天竺黃,白附子,薄荷湯調(diào)下一匙,略煎數(shù)沸,入竹瀝少許,服。 枳樸大黃丸:治傷食腹?jié)M煩熱及傷寒后食復(fù)癥①。 ?、賯笫硰?fù)癥:原作“傷寒后食服”,據(jù)忠信堂本改。 枳實,厚樸,大黃、酒煨,等分。 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用大梔子一個,劈破,淡豆豉三粒,水煎濃汁化下。 香葛散:治夾食傷寒,不吐利者。 香附子,紫蘇葉,等分。葛根,陳皮,青皮,各減半。炙甘草,又減半。 此香附散加減也。[口父]咀,生姜、蔥白引,要溫服,以汗微出為度。 傷食輕者,本方去葛根、姜、蔥,加小枳實一枚,重者一分。 三黃枳術(shù)丸:治傷食,乃下劑之輕者。有熱者可服。 黃芩、酒炒,黃連、炒,大黃、酒煨,枳實、炒,白術(shù)等分 神曲糊丸,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下。 藿香正氣散:治夾食傷寒,有吐利者。 藿香,白術(shù)、如發(fā)汗用蒼術(shù),厚樸,陳皮,半夏,白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蘇葉,甘草。 [口父]咀,人生姜片煎,徐徐服之。 心小兒風(fēng)寒外感,用推摩掐捏法亦妙。 中暑,夏月有之,其癥面垢,遍身大熱。自汗。煩躁不安而渴,兒不能言,但吮乳不止,是渴也。治有二法。 富貴家小兒,居高厚深涼之處,其有病也,乃靜而得之,謂之中暑也。惡寒發(fā)熱者,以人參白虎湯加城主之;不惡寒而發(fā)熱者,人參白術(shù)湯,皆可服。熱退,服調(diào)元生脈散。如有吐泄者,加味五苓散主之。乳母服清暑湯。 尋常家小兒,常在烈日之中,坐于熱地之上,治于寒澗之內(nèi),其有病者,乃動而得之,為中熱也?;蛴泻疅嵴?,或吐瀉者,并以薷苓飲加減主之。 如上暑熱二癥,有發(fā)驚搐者,如先病熱,后作搐者,辰砂五苓散和益元散主之。或先驚搐,又中暑者,以薷苓湯加減主之。 人參白虎湯:方見肺臟。 有中暑不惡寒者,只惡熱而渴,加麥冬、淡竹葉,水煎,調(diào)天水散。用滑石(水飛)六錢,甘草一錢,和勻。 無汗惡寒者,加麻黃(不去根節(jié))、杏仁(不去皮尖);有汗惡寒者,加枝枝、白芍藥。 調(diào)元湯:見脾臟。加麥冬、五味子,乃生脈散二方合也。 清暑湯:小兒一歲內(nèi)中暑,以此方調(diào)其乳母。 人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生地,麥冬,黃連,黃芩,等分。 [口父]咀,煎,食后服。 五苓散:此治暑之要藥也。方見腎臟。加朱砂。 吐瀉加藿香、木瓜、砂仁。煉蜜丸,芡實大,陳皮湯化下。 有寒熱,加香藿,厚樸(姜汁炒),白扁豆(炒)甘草(炒)。名薷苓湯。 有吐泄,再加藿香,木瓜。 有驚搐者,五苓散末二兩,加辰砂三錢,黃芩(末)、甘草(末)各五錢,和勻,煉蜜丸,芡實大,麥冬湯下,名卻暑丹。如先驚后中暑者,合香薷飲加人參、黃連、麥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