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楚國君主列表
1 楚熊蚤 熊蚤 原名鬻熊,始以熊為氏。2 楚熊麗 熊麗3 楚熊狂 熊狂。4 楚熊繹 熊繹 前1042年—前1006年 37 被周武王冊封為諸侯,子爵。5 楚熊艾 熊艾 前1005年—前981年 在位25年。6 楚熊黵11。7 楚熊勝24。8 熊楊(熊錫、熊煬)59。9 熊渠10。10 熊摯(熊摯紅)1 。11 熊延29。12 熊勇9。13熊嚴10。14 熊霜6。15 熊徇 22。16 熊咢9。17 楚若敖 熊儀27。18 楚霄敖 熊坎6。19 楚厲王 熊眴(蚡冒)18.20 楚武王熊通 前740年—前690年 51。 前704年,自立為武王,楚開始稱王。21 楚文王熊貲13。22 楚杜敖 熊艱(堵敖) 5 。23 楚成王熊惲46。24 楚穆王熊商臣12。25 楚莊王熊侶(旅,春秋五霸之一
)23 。26 楚共王熊審(龔王)31。27 楚康王 熊昭15。28 楚郟敖 熊員 4。29 楚靈王熊虔12 原名圍,即位后改名虔。30 楚王比 熊比1。31 楚平王熊居13原名棄疾,即位后改名熊居。32 楚昭王熊軫 前516年—前489年 27。出土楚國文獻寫作卲王。33 楚惠王熊章57又作獻惠王。34 楚簡王 熊中24 。又作柬大王。35 楚聲王 熊當6 。又作聲桓王。36 楚悼王熊疑21。37 楚肅王 熊臧11。38 楚宣王熊良夫30。39 楚威王熊商11。40 楚懷王熊槐前328年—前299年在位 30 。前299年被秦扣押,3年后客死秦國。41 楚頃襄王 熊橫36。
42 楚考烈王熊完25。43 楚幽王熊悍10。44 楚哀王 熊猶1。45 楚王負芻熊負芻5 。前223年,秦滅楚;昌平君被擁為楚王。46 楚昌平君 熊啟 前223年 1 。兵敗身死,秦滅楚。楊世燦2016528圖書館講稿。
關于<天問>天問> 林朝貴
拜讀<天問>講謞,深感老兄功底之厚,治學之謹,其勤奮創(chuàng)新之勁猶令人感佩。所授之學博大精深,實非等閑之人所能企及。老林雖費時數(shù)日毫不稍怠,恐亦未能觸其皮毛。天問>
講稿把握精髓,緊扣要義,詮釋準確無誤. 考據(jù)充分詳實,評點精當切要,冀聽眾必大有收益??傮w觀之,無瑕可剔,僅就風格與形式方面有兩點建議,供參考。
一,在演講風格上可將所講內(nèi)容類似作品賞析漫談之,猶如文學“沙龍”般輕松隨意。(當然這只是表象,主題是緊扣不放的)。若意在普及國學常識,則讓聽眾了解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價值,知道如何去讀去賞即可,而在一兩小時內(nèi)讓聽眾去讀懂讀通《天問》似不可能。 據(jù)我臆斷出席者多為中老年朋友,或為慕名,或為獵奇,或為“聽古”、或為陶情,而專意于學術研討者可能不太多。往往講授者在臺上殫精竭力,傾其所學,惟恐傳之不豐,授之不精,而聽者未必聽得懂,聽得進。(說實話有些人也許不知《天問》為何物)。因此對于原著講清大意就行,大可不必拘泥于典籍,無須字斟句酌,講究字字有來歷,句句有出處。每一部分可“戲說”一二個有趣的典故或者聽眾鮮聞的神話傳說以激發(fā)興趣。這樣就省去了疏通文字詮釋句逗的精力和時間,可集中精力于要點內(nèi)容的深入剖析,精髓所在不能馬胡。如此可收普及國學精粹,惠及大眾群體之效。
二,關于原著的寫作背,講稿中僅“楚被四國敗于泌陽”,似嫌過簡,不了解寫作背景及寫作緣由不可能完整地理解原著。據(jù)查“天問”的創(chuàng)作時間是在屈原流放湘沅以后,當與“離騷”同一時期,其表達的思想感情應基本一致,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愁其志也”。蓋此謂也。另有文載:屈原被逐,心中憂愁憔悴,彷徨于川澤之間,游蕩于平原丘陵之上,向蒼穹發(fā)出呼號,仰面嘆息,見到楚國先王的宗廟及王室公卿的祠堂,墻壁描繪著主宰天地山川的神靈,畫面瑰奇美麗,形象神奇怪異,還有描繪古代圣君賢王行事的圖畫。屈子四下游覽之后,身體疲憊,于壁畫下修養(yǎng)精神,抬頭正看到所繪圖案,于是在墻壁上書寫了“問天”字句,以抒發(fā)心中憤懣之情。楚人哀嘆屈原的不幸命運,將此文字收集而成《天問》,因此此篇文字在順序上多有顛倒之處。此說雖不可考,然反映了國人對《天問》的傳統(tǒng)認知,可作引言,起拋磚引玉之效。
三, 《天問》內(nèi)涵極其豐富厚重,涉獵極其廣泛深遠?!疤斓厝f象之理、存亡興廢之端、賢兇善惡之報、神奇鬼怪之譎”都在所問之列。許多問題是上古以來人們一直在探究而尚未解決的問題,有些則是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疑問。這些問題反映出詩人思想的博大和探索真理的精神,總括了天文、地理、政治、歷史、文藝、哲學乃至神教玄學的方方面面。因而說《天問》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教科書(或為中華民族百科全書的教學大綱)是十分恰切的。遺憾的是屈老夫子雖有博大精深的思想,浩若淵海的學識也只能問天,而不能自答或不愿答之,留懸念于后世,以作啟迪后人思想,開發(fā)國人心智的秘笈。若老夫子誠有此良苦用心,實乃中華民族思想解放的第一大功臣。
另一方面《天問》作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篇奇文,其對許多歷史問題的提問都明確地表現(xiàn)出作者的政治見解和對歷史的總結,借以傾訴自己在政治斗爭中所受的迫害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精神。這一點亦不容忽視,從作者當時的處境,及同時期的其他作品如《離騷》、《涉江》等表現(xiàn)出的思想情緒來看,認定《天問》“借古喻今”、借“問天”影射“現(xiàn)實”的精神力量是十分強烈的。當然這與《天問》堪為教科書的定位并不矛盾,前者是就作品的學識內(nèi)含之廣博精深而言,后者是從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因及所表達的精神情感而言,可謂互為表里。細讀原文,有些情緒的表達已經(jīng)非常直白,如:鯀治水失敗被罰致死,眾人何以推崇他呢?——子蘭媚秦誤國,哄懷王入秦而不返,為什么能當上楚國的令尹;
后羿力射九日,箭能穿革為何反而被寒浞一伙算計吞滅呢——詩人雖然“博聞強志”胸懷治國理政的雄才大略,力主改革時弊,強楚拒秦,立志一統(tǒng)中原,但敵不過張儀,鄭袖,靳尚者流內(nèi)外勾結,明槍暗箭,懷王昏庸不察,致報國不成反遭迫害。
鯀堵洪失策,為何聽任其勞民傷財?——靳尚、子蘭媚秦絕齊,欺君 誤國致楚折兵失地,竟致懷王陷秦,是誰放縱他們的呢?批判的矛頭顯然直指楚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楚懷王及其后繼者頃襄王
為何后羿射河伯而妻彼雒嬪——秦騙懷王而拘之,復以之為質又攫取楚大片土地。
……
詩人在《涉江》中自白:“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如此清楚不過的事情難道還要問天么?可見《天問》者,明知故問也,泄憤也。
太史公曰:“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返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中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呼?”可見司馬遷也認為《天問》是為泄憤而作。
這“另一方面”雖非此次講授要點,但可稍帶略作點評。免失偏頗。
對于國學精粹,學問太深,門外漢班門弄斧,貽笑大方,好在你我知已,無忌放肆??春蠹磩h,不可外揚也。
宜都 老林2016/5/22
注:林朝貴(1943-)宜都人,中學教師。撰有《獨臂將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