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哲學家肯定物質利益的重要性,是否不重視道德理想呢?有人認為唯物主義者不重視道德理想,其實不然。在歷史上,唯物主義哲學家往往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并且積極地為實現(xiàn)道德理想而獻身。在理論上,唯物主義者固然重視物質利益,但也決不忽視道德理想,而是將崇高的道德理想建立于物質利益的堅實基礎之上。
一、哲學唯物主義與崇高的道德理想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說過:“有一種偏見,認為哲學唯心主義的中心就是對道德理想即對社會理想的信仰,這種偏見是在哲學之外產(chǎn)生的,……認為人類(至少一現(xiàn)時)總的說來是沿著進步方向運動的這種信念,是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統(tǒng)對不相干的。法國唯物主義者同自然神論者伏爾泰和盧梭一樣,幾乎狂熱地抱有這種信念,并且往往為它付出最大的個人犧牲。如果說,有誰為了‘對真理和正義的熱誠’(就這句話的正面的意思說)而獻出了整個生命,那末,例如狄德羅就是這樣的人。”(1)唯物主義者追求崇高理想的熱忱,決不亞于唯心主義者。在西方 哲學史上是如此,在中國哲學史上也是如此。
試從中國哲學史上舉幾個例證。荀況是先秦時代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他肯定自然界有其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而他更認為人類的優(yōu)越之處就在于有道德。荀況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2)這里從物質存在(氣)說到人類,指出人類之所以貴于禽獸 就在于有道德(義)。荀況雖然主張性惡,然而他認為應該改變本來的惡性(“化性”)而實行“禮義”,人生之道就是積累善行,養(yǎng)成崇高的品德。他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3)荀子要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現(xiàn)崇高的道德理想。
東漢時代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宣揚天然自然,給當時的天人感應的唯心主義思想以有力的批判,摧毀了當時流行的宗教迷信,但是王充也強調(diào)禮義的重要。他說:“國之所以存者,禮義也。……治國之道,所養(yǎng)有二:一曰養(yǎng)德,二曰養(yǎng)力。……此所謂文武張設,德力具足者也。”(4)王充認為德力不可偏廢,而二者相較,德是更重要的。王 充充分估計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明清之際有成就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是王夫之。王夫之深刻地批判了道家和程朱學派的客觀唯心論,又犀利地批判了佛家和陸王學派的主觀唯心論,達到了中國樸素唯物主義的最高峰。而王夫之對于道德理想的重視,也越過以往的唯心主義者。王夫之以他的堅貞的節(jié)操,堅忍不拔的意志,在個人生活上也體現(xiàn)了他自己的崇高的道德信念。王夫之肯定了生命的可貴,他說:“圣人者人之徒,人者生之徒。既已有是人矣,則不得不珍其生。”(5)又說:“圣人盡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盡人道者, 動以順生之幾。”(6)人是生物,就應當珍貴自己的生命,應該保持生之本性而順遂生 機。但王夫之更說:“將貴其生,生非不可貴也”將舍其生,生非不可舍也。……生以載義,生可貴;義以立生,生可舍。”(7)體現(xiàn)了道德理想的生命是可貴的,而為了實 現(xiàn)道德理想,也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固然封建時代思想家所謂“義”是有階級性的,但王夫之所強調(diào)的主要是民族大義。他曾論述處患難之道說:“誠于忍者,利不歆而害亦不距;誠于容者,名不競而實亦不爭。誠有之也:知天下之險阻荼毒,皆命之所必受;知物情之刻核殘忍,皆道之所能格。……志之所至,而氣以凝。……行夷狄,素患難,而介然以其賢貞之志與日月爭光。”(8)在民族危難的時期,要不顧個人的利害,努 力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這種為民族獨立而堅持斗爭的志操,在歷史上是有進步意義的。
綜上所說,唯物主義哲學并不忽視道德理想,而一些卓越的唯物主義者,他們的“對真理和正義的熱誠”,是令人欽佩的。誰能說哲學唯物主義僅僅肯定人的物質利益呢?
二、個人與社會,公與私
為什么卓越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在重視物質利益的同時也重視道德理想呢?這是因為,這 些思想家對于人類生活的實際情況,對于道德的實際作用,有比較正確的認識。
唯物主義主張從實際出發(fā),因而重視人們的物質利益,然而人與人之間,彼此的物質利益經(jīng)常發(fā)生矛盾。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階級與階級之間,個人與階級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個人與民族之間,在物質利益上,必然或者往往發(fā)生矛盾。這些矛盾,必須得到一定的解決,人類社會才能繼續(xù)存在和發(fā)展。道德就是調(diào)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的原則。
所以,道德是人類的社會生活所必需。
集體(社會、民族)利益可謂之公,個人利益可謂之私。脫離了所有的個人之私,也就無所謂公。然而公與私之間往往有矛盾。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公利高于私利,可以為公舍私,不可以私害公。
首先,道德是關于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原則。保持個人的獨立人格,尊重別人的獨立人格,是道德的出發(fā)點。屈從別人意志,甘受別人奴役,談不上道德。強迫別人服務自己的意志,奴役別人,更是反道德的行為。我們肯定道德,必須反對奴才主義,必須反對尼采所宣揚的權力意志。
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對于個人來說,不要僅僅追求個人利益,而更要追求人民的利益,不要止于利己,而要致力于利人。由此更前進一步,在一定條件下,為了別人的利益,自愿犧牲自己的利益。忘己濟人,舍己救人,這是崇高的道德行為。從利己而且利人,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一個德行的飛躍,這里表現(xiàn)出卓越的崇高精神。在人我利益不能兩全的時候,要舍己為人,這是道德的一個基本原則。
道德的最主要的原則是:在個人利益與最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或民族利益不能兩全的時候,要為最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或民族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以至犧牲個人的生命。為公舍生,為國損軀,這是道德的最高要求。自我犧牲精神,是道德行為之獨特的崇高的表現(xiàn)。
為什么要如此?因為這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這是民族生存的要求,這是歷史的客觀規(guī)律 所決定的。如果在個人利益與最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不能兩全的時候,人們都追求個人利益,置最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于不顧,社會就必然解體了;如果在個人利益與民族利益不能兩全的時候,人們只追求個人利益,民族的獨立必然不能維持了,亡國滅族將不可避免。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昭示我們:最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民族的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道德,地主階級思想家所標榜的“天下之公義”,實際上是維持封建統(tǒng)治的精神工具。資產(chǎn)階級的道德,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所標榜的超階級的永恒道德,實際上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封建統(tǒng)治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也都講“公”,他們所講的“公”只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之“公”或資產(chǎn)階級的“公 ”。雖然如此,在封建時代,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仍有社會公益可言。如開發(fā)自然“興修水利,對于社會的發(fā)展是有促進作用的。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時期,民族矛盾成為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保衛(wèi)民族獨立而斗爭,是各階層人民的共同的義務。
在歷史的任何時期,“社會發(fā)展的利益”都是分別是非善惡的最高標準。列寧說:“我們絕對必須承認,反對專制制度,爭取政治自由的斗爭是工人政黨的首要政治任務,但是我們認為要說清楚這項任務,首先應該說明現(xiàn)代俄國專制制度的階級性質,說明摧毀這個制度不僅是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也是為了整個社會發(fā)展的利益。指出這一點在理論上是必要的,因為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思想,社會發(fā)展的利益高于無產(chǎn)階級的利益;整個工人運動的利益高于工人個別部分或運動個別階段的利益。”(9)社會發(fā)展的利 益高于任何階級的階級利益。因此,我們可以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利益來判定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進步與反動的區(qū)別。如果一個階級的道德是與社會發(fā)展的利益相反的,那末它就是反動的道德。
社會發(fā)展的利益也即是大多數(shù)人民的最大利益。最大多數(shù)人民的最大利益,即是道德的最高標準。
古住今來,無數(shù)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為了最大多數(shù)人民的最大利益而自我犧牲,他們壯烈的事跡,彪炳史冊,發(fā)放燦爛的光輝,照耀著人們前進的道路。
但在任何時期,都可能有人為了圖謀私利,卻借“公”的名義,強迫群眾為他們作出自我犧牲。對于這類“假公濟私”的行為,必須徹底揭穿。要求別人自我犧牲的人必須自己首先做到自我犧牲。
道德基于物質利益,而要求人們在一定條件下做到自我犧牲、舍棄自己的物質利益,這是道德的辯證法。
三、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10),這是基本事實。人有一些物質需要,必須滿足這些物質需要,人的生命才能保持和發(fā)展。為滿足物質需要而活動,這是人類的物質生活。唯心主義輕視人類的基本欲望,提倡禁欲主義,是根本錯誤的。
然而人類生活不僅是謀求物質需要之滿足而已,除了物質需要而外,人還有精神的需要,即比飽食暖衣更高一級的興趣。滿足精神需要的活動,可稱為精神生活。
人類的精神需要,是對于真、善、美的追求。追求真理、追求至善、追求粹美,這就是精神生活的內(nèi)容。從事哲學、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研究,從事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與鑒賞,這些都屬于精神生活。
可能有人會說:追求真理,探索自然界的奧秘,最終還是為了掌握自然規(guī)律以提高物質生活;追求至善,最終也就是“使人之欲無不遂,人之情無不達”,使人人的基本欲望都得到滿足;追求粹美,也不過是豐衣美食而已。真善美終究以物質生活的提高為歸宿。
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我們認為,追求真理,固然有提高物質生活的作用,而主要是為了達到更高的自覺。了解自然的奧秘,才能了解人生的奧秘,才能真正自己認識自己。認識真理,達到較高的自我認識,這本身就具有卓越的內(nèi)在價值。追求至善,固然要“使人之欲無不遂,人之情無不達”,但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使人人的精神要求都有所滿足,使人人都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追求粹美,更有廣闊的天地,絕非追求衣食居處的精美而已。
我們可以看看古代哲人的精神生活。例如荀子提出“解蔽”的主張。解蔽即解除偏蔽。如何解蔽呢?這就要“兼陳萬物,而中懸衡焉”。什么是衡?“何謂衡?曰道。”怎樣才 能知道呢?“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虛是虛心,一是專心,靜是靜心。“虛一而靜,謂之大清明”,就能夠認識真理了。荀子又說:“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樂,此治心之道也。”(11)能夠思而樂,就是最高的精神境界了。虛一而靜,思而恭,思而樂,就是荀子所宣揚的精神生活。
又如晉代大詩人陶淵明,他用詩句來表達他的精神生活。試舉他的兩首詩。其一:“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時來茍冥會,?轡憩通衢,投策命 晨裝,暫與園田疏。……目倦川涂異,心念山澤居。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12)其二:“袁安門積雪,邈然不可干。阮公見錢入,即日棄其 官。芻藁有常溫,采莒足朝冫+食。豈不實辛苦,所懼非饑寒。貧富常交戰(zhàn),道勝無戚 顏。”(13)這些詩句表示:所追求的是精神自由,所畏懼的并不是饑寒。在物質生活上不免辛苦,在精神生活上卻是“欣然自得”。陶淵明是精神生活卓霸越的典型。
歷史上許多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等,都有高尚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基于物質生活,而高于物質生活。物質生活是基礎,精神生活是人類優(yōu)于其它動物的特點,表現(xiàn)出人類的優(yōu)越性。
哲學唯物主義區(qū)別于哲學唯心主義,將精神生活的提高建立于物質生活的改進之上。我們一方面要改進物質生活,一方面要提高精神生活。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chǎn)黨宣言》中說:“資產(chǎn)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chǎn)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特質的生產(chǎn)是如此,精神的生產(chǎn)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chǎn)品成了公共的財產(chǎn)。”(14)既有物質的生產(chǎn),又有精神的生產(chǎn)。精神的生產(chǎn)就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共產(chǎn)黨宣言》又說:“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chǎn)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15)這里所謂自由發(fā)展應是全面的發(fā)展,既包括物質生活的發(fā)展,也包括精神生活的發(fā)展。
道德理想即是追求至善,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一個主要內(nèi)容。哲學唯物主義并不否認精神生活的價值,而是充分肯定精神生活的價值,因而,唯物主義思想家肯定道德理想的重要性,是理所當然的。
四、現(xiàn)實生活與理想境界
唯心主義者和宗教家,把道德建立在對于上帝的信仰上,從所謂上帝的意志引申出道德的原則來。唯物主義者不承認上帝的存在。
唯心主義者和宗教家,把道德建立于靈魂不滅的信仰上,追求來世來生的幸福,追求彼岸的極樂世界。唯物主義者不承認靈魂不滅。
唯心主義者宣揚先驗的道德原則,以為道德原則是內(nèi)心固有的。唯物主義者不承認先驗的道德原則。
唯物主義者否認上帝,否認來世,而仍然可以抱有崇高的道德理想。
唯物主義者要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現(xiàn)崇高的理想境界。唯物主義者不需要上帝,不需要靈魂不滅的信仰,而仍然能夠擺脫庸俗習氣,在現(xiàn)實生活中表現(xiàn)出堅定卓絕的犧牲精神,為崇高的道德理想而獻身。
唯物主義者的這種觀點和態(tài)度,是唯心主義者和宗教家所不能理解的,然而這是關于道德的唯一的科學態(tài)度。
唯物主義的道德理想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之中。在唯物主義哲學觀點看來,道德的根據(jù)在于社會生活的需要。
關于道德的起源這個問題,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家荀況已經(jīng)提出了比較正確的解答。荀子論人之所以為人的特點說:“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16)又說:“故人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高則弱,弱則不能勝物。……不可少頃舍禮義之謂也。……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17)荀子認為,禮義正是合群之道。他又論禮的起源說:“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 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生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18)又說:“況夫先王之道,仁義之統(tǒng),詩書禮樂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慮也,將為天下生民之屬長慮顧后 而保萬世也。”(19)荀子認為,道德乃是考慮人民的長久利益而建立起來的,是“為天下生民長慮顧后”而必須創(chuàng)立的。當然,荀子所謂的人還只是抽象的人;荀子強調(diào)禮義是圣人制定的,表現(xiàn)了唯心史觀;荀子強調(diào)“分”的必要,也包含地主階級的偏見。但他從社會生活的需要來講道德的起源,確實是從唯物主義觀點立論的。
其次,中國古代哲學有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即不重視死后問題,不追求來世幸福,不將道德建立在靈魂不滅的信仰之上。春秋時代的孔子,即已有此態(tài)度。《論語》記載:“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20)孔子以為重要的是知生,而不是知死?!墩撜Z》又載:“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1)在現(xiàn)實生活中,積極努力,充滿樂觀精神,忘了老之將至,更不會考慮死了??鬃踊旧鲜且粋€唯心主義思想家,但他這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宗教是截然不同的。
先秦儒家不考慮死后問題的態(tài)度有深遠的影響。詩人陶淵明有詩句云:“三皇大圣人,今復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shù),日醉或能忘,將非 促齡具?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v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22)有生必有死,死是不可避免的,正宜任其自然,不必多所考慮。宋代唯心主義者程頤曾論死生之道說:“以理言之,盛必有衰,始必有終,常道也。達者順理為樂。……人之終盡,達者則知其常理,樂天而已。……不達者則恐,恒有將盡之悲,乃大耋之嗟,為其兇也。此處死生之道也。”(23)程頤是宣揚先驗道德的,而在生死問題上,卻是肯定生必有死、順理為樂的無神論觀點。在這一點上他是正確的。宋明理學雖然是唯心主義,卻也表現(xiàn)了一定的反宗教傾向。在這里,顯出了唯物主義對于唯心主義的影響,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重要事實。
科學的倫理學,應建立在哲學唯物主義之上。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精神對自然的關系問題”,但是倫理學的基本問題不能直接歸結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因而,倫理學范圍內(nèi)的斗爭是比較復雜的。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應是道德的性質、起源與標準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在倫理學方面,大都陷入于唯心主義。恩格斯說:“我們一接觸到費爾巴哈的宗教哲學和倫理學,他的真正的唯心主義就顯露出來了。”(24)克服舊唯物主義的缺欠,不但要貫徹唯物主義的觀點,而且要運用辯證法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來觀察道德問題,要重視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辯證關系,重視現(xiàn)實與理想的關系,把倫理學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
五、革命的道德與道德的革命
共產(chǎn)主義道德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高尚的道德。共產(chǎn)主義道德是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的道德;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建立和發(fā)揚,也實現(xiàn)了道德的革命。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具有階級性。每一階級都把本階級的根本利益作為道德的最高原則。剝削階級的思想家往往宣揚“人類之愛”,而又認為階級剝削是合理的。如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25),又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天下之通義也”(26)。董仲舒論人類的特點說:“人受命于天,固超然異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親,出有君臣上下之誼;會聚相遇,則有耆老長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歡然有恩以相愛,此人之所以貴也。”(27)董仲舒以為人的高貴之處在于“有文以相接,有恩以相愛”,而這“有文”、“有恩”的相互關系中,都包含著“君臣上下之誼”,包含著階級對抗與等級差別。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道德肯定封建統(tǒng)治秩序是天經(jīng)地義的。
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也講“博愛”,19世紀的唯物主義者費爾巴哈也宣揚愛的道德。正如恩格斯所說:“對己以合理的自我節(jié)制,對人以愛(永遠是愛!),這就是費爾巴哈的道德 的基本準則。”(28)恩格斯批評這種道德論說:“至于那要把一切人都聯(lián)合起來的愛,則表現(xiàn)在戰(zhàn)爭、爭吵、訴訟、家庭糾紛、離婚以及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最高限度的剝削中。”(29)剝削階級的道德是容許人對人的剝削的道德。
共產(chǎn)主義道德以反剝削為前提。共產(chǎn)主義道德反對任何種的人剝削人的制度,不允許任何特權。在這個意義上說,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建立,是人類道德的一個偉大的革命。
發(fā)揚共產(chǎn)主義道德,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對于將來從社會主義前進到共產(chǎn)主義社會,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歷史上有些唯心主義哲學家把道德看成最重要的,以為社會中人們的道德提高了,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這種思想可算是“道德決定論”。先秦時代孔丘、孟軻以至荀況,都有這樣的見解。宋明時代的理學家,不論程朱學派或陸王學派,更都強調(diào)道德的重要性,以為道德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朱熹向當時封建皇帝進言,專講“正心誠意”,就是認為,只要思想端正了,德行提高了,一切別的問題就都可以解決了。這種學說,過去就被稱為“迂闊”之談,實際上是于事無補的。
歷史上,還有另一派思想家,完全否認道德的作用,這種觀點可稱為“道德無用論”。先秦時代的商鞅、韓非就是主張這種觀點的。商鞅以“禮樂”、“詩書”、“修善孝悌 ”、“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zhàn)”為“六虱”(30),以為道德不但無益而且有害。韓非強調(diào)“仁義愛惠之不足用”(31),以為“先王之仁義無益于治”,“故明主舉實事,去無用,不道仁義者故,不聽學者之言”(32),韓非完全否定了道德學問的價值。商鞅、韓非為什么如此排斥道德學問呢?因為他們認為道德學問是不利于君主專制 的,他們是為了維持專制主義而排斥道德教育。商鞅、韓非的政治學說有其進步的一面,但他們完全忽視道德文化,這是對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文化繁榮、學術昌盛的反動。
我們既要反對道德決定論,也要批判道德無用論。
19世紀末出現(xiàn)的尼采超人哲學,鼓吹權力意志,擯棄以往思想家所提倡的道德,乃是一種極端的反理性主義,是道德無用論的極端形式,亦可稱為反道德主義。這是法西斯主義的哲學基礎。我們必須堅決地反對法西斯主義的反道德主義思想。
我們反對宣揚權力意志的超人哲學,同時也要反對屈服于權力意志的奴才道德。卑躬屈膝,匍匐于別人的權力之下,甘作權勢者的馴服工具,這是奴才的道德,這是最可恥的卑鄙行徑。我們需要的是維護人類尊嚴的道德。
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的偉大的歷史任務。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必須提高共產(chǎn)主義道德覺悟,必須發(fā)揚共產(chǎn)主義道德精神。經(jīng)濟是基礎,而屬于上層建筑的道德也會對基礎發(fā)生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沒有為最大多數(shù)人民的最大利益而進行艱苦斗爭的精神,沒有為革命利益而自我犧牲的堅強意志,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恐怕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讓我們努力提高共產(chǎn)主義道德覺悟,加強對于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信心,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作出應有的貢獻。
(原載《道德與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