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其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在狂亂中覺得優(yōu)美。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現(xiàn)于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chuàng)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張旭《肚痛》等帖和懷素《自敘帖》,都是現(xiàn)存的珍品。小編特別整理以下草書大家的作品供大家欣賞,看看誰的更霸氣!
一、王羲之(東晉)
此《十七帖》用筆方圓并用,寓方于圓,藏折于轉,而圓轉處,含剛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勁于婉媚之內,外標沖融而內含清剛,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這些可以說是習草者必須領略的境界與法門。
王羲之《十七帖》高清圖:
二、王獻之(東晉)
他的草書,更是為人稱道。俞焯曾說:"草書自漢張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傳世草書墨寶有《鴨頭丸帖》、《中秋帖》等,皆為唐摹本,他的《鴨頭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絹本。清代吳其貞在《書畫記》里對此帖推崇備至,認為:"(此帖)書法雅正,雄秀驚人,得天然妙趣,為無上神品也。"
三、懷素(唐)
懷素,字藏真,僧名懷素。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huán),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 或“顛張醉素 ”。
懷素《自敘帖》大草(狂草)紙本墨跡,卷軸,縱28.3厘米,橫775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四、張旭(唐)
張旭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筆成書,甚至以頭發(fā)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后懷素繼承和發(fā)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并稱“顛張醉素”。
五、孫過庭(唐)
以草書擅名,尤妙于用筆,雋拔剛折,尚異好奇。他又善于臨摹古帖,往往真贗不易分辨。
六、黃庭堅(北宋)
黃庭堅草書十分強調節(jié)奏韻律,注重筆法腕法,綾條沉著老辣,極富振蕩感、立體感;在結字和章法上也有重大突破,形成獨特風格——蒼老跌宕。
黃庭堅《諸上座草書卷》高清長卷:
七、米芾(北宋)
米芾的草書字字筆滋精靈,若行若藏,首尾相接,左右呼應,筆不到而意到。筆意極盡變化,擫拓相間,圓中蘊方,蒼潤互補。結體自由不亂,率真平易,氣韻高古。
米芾 《論草書帖》 紙本 草書 縱24.7厘米 橫37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八、趙孟頫(元)
趙孟頫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
趙孟頫草書《保母磚跋卷》
九、祝允明(明)
祝允明,明代著名書法家。他的草書融合唐宋,得懷素狂草之勢脈,豪蕩縱肆,奔蛇走虺,有縱橫不羈之意,而馳不失范,中而有矩;筆法上則尤得高閑之遺蹤。草書瘦勁易而肥勁難,筆法遒媚豐活,備極變化,此亦齊梁之王慈、王志草書遺風流韻,直接奠定了晚明草書的基礎。
祝允明草書《洛神賦》局部
十、董其昌(明)
董其昌是中國書法史上頗有影響的書法家之一,其書法風格與書學理論對后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大家看看其草書如何?
董其昌草書《七絕詩》軸,金箋,草書,縱145.1cm,橫34.7cm,故宮博物院藏。
十一、王鐸(明末清初)
王鐸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他書法用筆,出規(guī)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
王鐸草書長卷《贈鄭公度草書詩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