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有一部叫“零零后”的紀錄片引起熱議,這部紀錄片只有五集,卻有著非常罕見的耐心,因為它花了10年時間才拍成。
今天,林紫主編推薦給在家過年的親們,讓大家對這個年代的人,有更多了解。2006年,導演張同道開始跟拍同一個幼兒園里的18個孩子,此后的十年,將他們的成長點滴記錄下來。有人稱它為:每位中國家長都應該觀看的紀錄片。并且在2019年9月,導演張同道將這部紀錄片搬上銀幕,電影《零零后》上映。電影加上電視劇版的《零零后》,張同道團隊用12年時間,向我們揭示了中國00后的成長百態(tài)。盡管紀錄片中的孩子只是個例,但這個紀錄片所揭示的秘密,對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具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紀錄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池亦洋揮舞著搶過來的木棍,披著“愛國者的紅斗篷”大鬧幼兒園。
搶東西,欺負小伙伴,霸道、倔強......嘴里大聲喊著:“我要把你們打成肉泥。”即便老師好言相勸“你不可以使用暴力,用暴力去征服別人的人是沒有出息的。”他卻能對著勸阻的人大吼一聲,“真敢說!”揮棒向前。看到這里,你們應該已經知道,池亦洋絕對就是那種家長、老師最頭疼的孩子:蠻橫不講道理,不接受管束……他調皮、淘氣、叛逆,因為身強體壯,遇事喜歡用暴力征服……小伙伴被打哭,氣得喊“我要打110”,他卻冷靜地說“打死你,你就沒辦法打電話了”、“再說討厭,我掐死你!”經過一次次的調皮搗蛋,幼兒園里所有家長集體抗議,希望園長能開除池亦洋。但園長大李老師堅決否定了這個提議,她認為——“池亦洋為男孩子樹立了一個男性的榜樣。”當所有人都認為這個男孩“無可救藥”的時候,大李老師卻對他寸步不離,對他展開幾乎長達一年的心理重建。“如何既保持池亦洋身上那種男性的陽剛,同時讓他自我約束不逾矩”因為欺負小朋友被關禁閉,大李老師一次又一次地耐心疏導。看著紀錄片中大李老師每一次解說孩子們動作的心理意圖時,有網友表示:作為大人的我們才開始明白,憑借身體和年齡的優(yōu)勢,居高臨下地俯視這一代新生力量是多么野蠻的傲慢!終于,大李老師的耐心引導悄悄起了作用,這樣一個曾不受管束的孩子,居然成為了班級上最有領導力的“男人”。幼兒園里再起爭執(zhí),讓人意外的是,池亦洋這次沒有拿起棍棒,而是學著老師的模樣成了調解伙伴之間矛盾。但就是這樣具備“男性領導力”的池亦洋,進入小學階段之后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滑鐵盧”,這也讓跟拍的攝影組感到“打擊”。他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學生”,一進入小學就遇到了大難題: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的,坐在最后一排,天天手撐著臉,上課聽不懂,作業(yè)不會做,天天挨批。因為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對“好孩子”的考量只剩下了一條就是成績。所幸,他有對開明的父母。他們沒有急著給孩子報補習班,而是多給他嘗試的機會,讓他自己去發(fā)現(xiàn)到底喜歡什么。幸運的是,初中的時候因為接觸了橄欖球,讓他重重拾自信。賽場上的池亦洋又好像回到小時候一樣,綻放著陽剛之氣的陽光大男孩。16歲的池亦洋代表中國,站在橄欖球全球聯(lián)賽的賽場上。身披國旗,唱著國歌,為國爭光,做個領袖。這時候我們又會想起5歲時候的池亦洋曾經也帶領小伙伴唱兒歌的場景。這中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從不受管束的“淘氣王”,再到到代表國家隊參賽的是一條艱難的路——家庭教育、環(huán)境教育是怎么都繞不開的關鍵詞。我們教育中缺失的重要一環(huán),是觀察孩子。我們可以放棄他,但那樣的話他就更沒地方去了。而且,我們也要反思我們自己,我們雖然討厭看到他搗蛋的缺點,卻樂意看到他具有男子漢氣概的優(yōu)點。正確理解孩子、重建他的人格、耐心陪伴他成長,直到他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甚至人生意義。紀錄片里還有一個男孩叫錫坤,小時候,他是一個充滿探索精神的孩子,經常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在幼兒園里翻箱倒柜,做各種小實驗。他喜歡玩一個把東西藏進垃圾箱的游戲,面對比自己還高的垃圾箱,他會想盡辦法把東西扔進去,還想出了辦法,通過搖動垃圾箱,讓垃圾箱的蓋子蓋上。在面對攝像機鏡頭的時候,也是一個毫無怯意的自在孩子。她盡力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把孩子送到尊重天性的私立幼兒園,為此舉家搬遷到幼兒園旁邊。搬家后爸爸擠地鐵上班太遠了,但是全家沒有放棄,最后采取的解決方法是和爸爸分開住了好幾年;小學開始,媽媽索性辭職,專心在家陪孩子學習。她還努力學習各種科學育兒知識:為了堅持母乳喂養(yǎng),每天都奔波在幼兒園和單位之間;為了保護孩子的探索精神,錫坤在家玩火弄得廚房一塌糊涂,她都不責怪半句,默默幫兒子打掃“戰(zhàn)場”。按理說,這是一個堅持科學養(yǎng)育、努力做到“完美”的媽媽了。但她很愛孩子,卻無法接納孩子。她不愿意去了解孩子、去“看見”孩子,只堅持自己認為的完美和正確。這就是典型的“明學育兒”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就像錫坤非常喜歡科學實驗課,說到做實驗的時候,他眼睛里是放光的,神采飛揚,散發(fā)著發(fā)自內心的熱情和自信。但是媽媽覺得上科學實驗課培養(yǎng)不了與人交往的能力,強行給兒子報了一個語言培訓班。錫坤對這個沒興趣、也不擅長,成了班上最差的孩子,在班上他沮喪、自卑。后來,錫坤迷上了魔術,他又一次找到了讓自己熱愛和有信心的東西,但媽媽又一次否定了孩子的愛好,只因為她覺得:魔術是養(yǎng)不了家的。她也不接受孩子有一些真實的想法,當錫坤想說點真心話,她就會溫柔的打斷,教給他怎樣回答才是正確的。后來錫坤在回答老師、記者的問題時,說出來的話都像是排演好的臺詞。就這樣,那個敢于探索的孩子不見了,錫坤變得越來越畏縮、孤僻。他慢慢地變得不愿意與人交往。在一次夏令營上,媽媽想讓兒子表演魔術展示自己,當時錫坤已經非常非常的沮喪、抗拒了,但她仍然不愿意去接納孩子,繼續(xù)用溫柔的言語不斷地施壓,終于把錫坤逼到崩潰。讓人心疼的是,連這種崩潰都是壓抑的。每一次看著這個媽媽輕言細語,但是堅定不移地扭曲孩子,都覺得跟個恐怖片似的。十幾歲的孩子了,喜歡玩的游戲,是躲在一張大被單里,那里才讓錫坤覺得舒服。錫坤的媽媽知道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對,但卻不知道錯在哪里。她說:給自己打分的話,我不知道能不能及格。但我是一個很努力的媽媽,我懷著一種愛心來做媽媽。或許,太在意,控制欲太強,太過于追求完美,恰恰適得其反,壓抑了孩子的天性,扭曲了孩子的成長。這個時候,越努力,好像就只能往錯誤的方向更進一步了。
放下沉重的期待,拋開對自己心中完美的追求,接納孩子,傾聽孩子,順從孩子的天性發(fā)展,自然會有靜待花開的一天。紀錄片中還有個“特立獨行”的孩子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她叫一一。可以說她是整部紀錄片里,畫風最清奇、最不像孩子的一個。3歲開始她就與眾不同,不愛交朋友,永遠都是一個人在玩,甚至每天都要等其他孩子吃完飯,她才一個人慢悠悠地吃。老師們有些擔心,讓一一的父母到幼兒園陪園、帶著出去串門,爸媽也配合著想辦法去引導,但一一仍然更喜歡一個人待著。一個人的時候,她能找到很多有趣的事做,平靜但是開心。一一的爸媽接受了女兒的性格,覺得這樣也很正常。
所以當攝像師問她為什么總是一個人玩的時候,不到3歲的孩子,篤定地說:我喜歡一個人玩,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在別人家,這樣的孩子也許會被懷疑是自閉癥,甚至會覺得她是怪胎。但一一家不同,她與眾不同的思想與個性始終被尊重,并且被保護得很好。誰都沒有逼迫她一定要怎樣,也沒有人責罵她:你跟別人不一樣很奇怪,做一個內向的人沒出息。他們尊重她的權利和選擇,但也會引導她,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一一自己感受友誼。她還是不習慣跟一群小朋友玩耍,便到一旁,獨自做起手工。面對小朋友的問題,一一非常耐心細致,沒有一點不耐煩。小朋友們都很喜歡這個溫柔的大姐姐,離開時大家紛紛與她擁抱。安靜內向的一一,也用自己的方式獲得了小朋友的喜愛。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與個性,成年人不能打著為他好的旗號去強制改變,甚至打罵懲罰。“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你,自己開心就好啦。”紀錄片中另一個焦點女孩,柔柔。她是個文藝女孩,吟詩、跳舞,就像精靈天使一樣。5歲的柔柔不喜歡群體活動,更喜歡自己跑到小山頭上,迎著微風吹吟唱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句。因為這樣的差異,她被同伴們孤立和排斥——跟老師哭訴著“我沒有騙人”,幾乎是柔柔童年的主旋律。面對老師和父親如唐僧般的習題講解,柔柔感到無助,然后開始抹淚:“這些數學公式就像森林里的毒蛇。”柔柔想學芭蕾,爸媽給她報了班,老師坐在她身上幫她壓腿,她疼痛流淚,大呼“老師我真的不行了”。媽媽在一旁以自己是這么過來的鼓勵她堅持,爸爸在旁邊一言不發(fā)。其實她爹媽當時心里肯定也難受,但這又何嘗不是眾多父母的寫照,他們也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保護柔柔的個性和自由,父母沒有選擇公立教育,柔柔在私塾教育機構成長。14歲的時候柔柔去美國上學。有國內扎實的基礎教育做支撐,去了美國的柔柔成績出乎意料地表現(xiàn)優(yōu)異,拿了多門課的全A。不過隨之而來的柔柔又遇到了“社交”問題,連著四個寄養(yǎng)家庭要求她搬離,這對柔柔也是個巨大的打擊。這讓柔柔意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但是好在柔柔一直在不斷地反省自己,用她的話說:“認識到世界不是圍著自己轉的。”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故事不同,卻都在印證同樣的道理,也是這成長百態(tài)背后的秘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獨特的種子,父母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是不放棄,也不控制,只是給予充足的養(yǎng)分,然后靜待花開,僅此足矣。 轉發(fā)本文有禮
每人限領取一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