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談起母親,她們勤勞能干,慈祥仁愛的光輝總是浮現(xiàn)在腦海里,同時,她們也默默無聞、勤勞刻苦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做貢獻。在“母親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本報記者在市婦女聯(lián)合會的配合下采訪了三位平凡而可敬的母親,謹此向所有母親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和祝福!
看著眼前圖片上的這位老人,真不敢相信這個容光煥發(fā)、精神抖擻的老人竟已是90歲的高齡。她就是賈素芬,如今仍住在琴江的老宅里,在歲月流逝中懷念著祖先的風華。她是位退休教師,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賈勤曾是海軍高級愛國將領(lǐng),從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早年畢業(yè)于福州文山中學(現(xiàn)福州八中),在校讀書時,正臨抗戰(zhàn)爆發(fā),她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奔赴農(nóng)村投入民教,解放后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 她家藏書樓“學耕樓”是丈夫曹佩實祖上整修曹氏友于草堂,并親作“學耕樓序”,勉勵后裔子孫學習農(nóng)夫耕作精神,匆忘勵志勤學,里面藏書非常豐富,樓上數(shù)排書柜盡是書篋書箱,有全套的《四庫全書》、《皇清精解》、《學律討源》、《資治通鑒》等名著,家人閑暇時常要從樓上挑書到院中曬,以防蛀蟲侵蝕。2008年,“學耕樓”書屋被評上長樂市書香之家,讓她很自豪,她感謝一生有這些好書相伴讓她從不孤單,使子女們從小接受著家庭書屋的激勵和鼓舞,練就了他們堅韌剛強的品格。 幾十年來賈素芬歷盡人生的艱辛,由于丈夫當時被錯劃為右派,有六個子女的家庭重擔就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肩上。經(jīng)濟上的煎熬、政治上的打擊沒有擊垮她,反而使她錘煉得更堅強更能干。夫婦倆希望子女都不是孬種,所以取名東、西、南、北、方、力,也就是東西南北各自一方都要自力更生的含意,從小教育他們一定要上進,要自力、自強,而母親的不卑不亢,善待諒解別人的品格也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幾個兄弟姐妹在家庭讀書氣氛的熏陶下從不放棄讀書學習,盡管在那個特殊的年月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沒能上有圍墻的大學,但正是書籍為他們鋪就了通向成功之路,爭氣的他們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全都沖出家門,尋找到當時難能可貴的工作機會,有的成為電視節(jié)目編輯、公務(wù)員、閩劇團的鼓司、教師等,全在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這讓賈素芬感受到無比的欣慰。 賈素芬老人喜歡讀書看報,關(guān)心國家大事,全球的局勢、國家的安危、領(lǐng)袖的健康、國際災(zāi)害等時事政治她全都記在心上,雖然退休三十多年了,由于愛讀書,思想沒有退化。她平時興趣廣泛,還喜歡記住作者、主持人、影視人員的名字,你有機會和她討論什么魯豫、劉德華的話,不一定還不是她的對手呢!前個月由于看書時間持續(xù)太長站不起來了,脖子也不能轉(zhuǎn)動,醫(yī)生說是嚴重的腰肌勞損,病倒了十幾天不能動蕩,嚇壞了全家人。 她還愛寫作,平日里只要有出去走動,去哪旅游后回來總要寫游記。前幾年她去美國探親旅游也寫日記,也被刊登在家鄉(xiāng)《琴江刊》上,親朋好友贊不絕口,不知情的人一定想不到這文章竟然是出至一個耄耋之年的人。她寫的《我的三個三十年》還刊登在福州晚報上,了了幾百字,簡潔從容闡述著走過蒼桑人生的感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來琴江拍記錄片,本以為90高齡的她一定是老態(tài)龍鐘了,沒想到她的思維還這么的敏捷,如獲至寶,為她安排了一次專訪,還應(yīng)記者的要求,現(xiàn)場潑墨揮毫,所有在場的人們贊不絕口。 直到現(xiàn)在,賈素芬老人還保持著每天讀書看報做筆記的習慣,許多人詢問她的養(yǎng)生之道:就是讀書看報、與時俱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