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這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會讓你一無是處、無所作為
尼采
尼采(1844—1900年),德國哲學家、思想家、作家、作曲家,他是德國偉大哲學家叔本華“唯意志論”的“信仰者”,在叔本華指引的基礎(chǔ)上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成為西方現(xiàn)代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對后世哲學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叔本華
尼采猛烈攻擊傳統(tǒng)倫理道德,強調(diào)生命意志是世界的本體,對現(xiàn)代理性進行了批判駁斥,堅定“信仰”叔本華所開創(chuàng)的“唯意志論”和非理性主義哲學,其所提出的“超人哲學”、“錘子哲學”、“強人哲學”為世人所熟知,尼采的哲學思想并未形成完整的體系,但他的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權(quán)力意志》、《悲劇的誕生》、《漂泊者及其影子》等著作之中,對人們確實有提醒灌頂?shù)淖饔?,連魯迅先生都敬佩地稱尼采為“雄杰”,李大釗認為尼采的思想是“最革命的”,郭沫若稱尼采的思想是“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意識中心’”。由此可見,尼采的哲學思想傳入中國100多年間,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郭沫若
世人普遍強調(diào),尤其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領(lǐng)導、我們的長者、我們的老師們不斷強調(diào)說一個人要積極生活、積極工作,要有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態(tài)度。關(guān)于這些,我們很少有人站出來予以強烈反對。如果不認真思考,似乎他們所說的這些也找不出什么毛病來,聽著聽著就習慣了,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東西。
雖然我們許多人強調(diào)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對老子《道德經(jīng)》等思想也褒揚不已,他們一方面念著老子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甚至強調(diào)“無為而治”,但是一到具體事件和具體人員,又強調(diào)“積極向上,積極作為”等,嘴上念著完全不同的思想,行動中爭分奪秒拼命奮斗,不少人“666”,為此喪失了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頭腦,成為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一具渺小的“肉身機器”。
對于這些問題,德國近代哲學家尼采和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他們同樣都看得很清楚。老子為此強調(diào)“無為”,尼采也強調(diào)一個人不要對什么東西都感興趣。尼采在《漂泊者及其影子》中強調(diào)說:“對自己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都感覺很有興致,這看起來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但這會讓你成為一無是處、無所作為的人?!?/p>
有些人興趣愛好十分廣泛,似乎對什么東西都充滿興趣乃至是興致勃勃,但是他們似乎對什么都不精通,因此他們所能發(fā)揮的作用十分有限,頂多是充當“萬金油”,在被“蚊蟲”咬了的時候“涂一涂”,過后就可丟棄不用,成為“廢品”。
人生苦短,人的生命十分有限,我們有限的時間如何進行分配,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才是最高效率的,這確實是一個重大問題。如果對什么東西都感興趣,反而會導致自己無所作為。所以我們還是得聽從老子的教導:“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將自己的視野和精力集中于、專注于某件事,一輩子能夠做好一件事就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為何還要奢求做好很多事呢?
聯(lián)系客服